首页 > 加盟> 典雅神韵(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)

典雅神韵(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)

作者: 开心汤姆 2024-03-01 08:05:04 加盟 1257次

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典雅神韵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典雅神韵的知识,包括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
典雅神韵(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)

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

我觉得隶书的神韵自得是一句不完事的话,应该写作“师法古人,神韵自得”才算完整。

隶书是中华书法重要的书体,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

隶书,在中华书法的五种书体(篆书、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)中居于中间过渡位置,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。

隶书源自篆书,大约在秦末汉初经过第一次隶变,出现了秦隶,也叫古隶。至东汉时,逐步发展成熟,这时的隶书叫做汉隶,也叫八分书。到了魏晋时期,隶书又经过第二次隶变,衍生出草书和楷书两种重要的书体。

我们所说的隶书的神韵主要是指成熟时期的汉隶的神韵

成熟时期的汉隶同古隶最大区别就是出现了波磔笔画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一波三折”,隶书的神韵最具代表的元素也是这个波磔。后来所谓的“八分”之说,也是因为隶书撇捺写出来向左右舒展,似“八”、似“分”的缘故。

成熟汉隶名碑最具代表性的有:《曹全碑》、《乙瑛碑》、《史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、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等几种。不同的隶书碑帖有不同的神韵特征。

1、曹全碑。《曹全碑》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,舒展奔放,字形多取横势,间有长、方结体,横向开张流畅,纵向含蓄稳健,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、飘逸多姿。《曹全碑》结体之舒展、用笔之放纵、意态之醇美,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,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,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。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,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。

2、乙瑛碑。《乙瑛碑》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,字势开展,古朴浑厚,俯仰有致,向背分明。特别是后半段,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,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,扣的很紧,尤为高妙。《乙瑛碑》的结字看似规正,实则巧丽,字势向左右拓展。书风谨严素朴,为学汉隶的范本之一。

3、史晨碑。《史晨碑》的整体布局,在汉隶中属横平竖直、纵横有列的典型;它与《曹全碑》线与线这间的相互抖动承接和《衡方碑》字与字之间的步步紧逼不同,它的布局更注重于字与字之间的行距上留有充分的间隔。再加上结字的平正外张内收,犹如点掇其上的团块造型,更使其间隔出入意外地透露出舒旷空灵的艺术效果。不过,字与字在间隔的内部并不孤立,也是十分讲究呼应的。

4、礼器碑。《礼器碑》中正典雅,法度森严,飘逸而不失沉着,规整而不失畅快。笔画以瘦硬为主,粗细变化明显,尤其是部分捺画,劲健有力,干脆利落,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,平正于外,奇崛于内,体势变化看似平淡,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,布局疏朗,而字字重心稳固,通篇骨力通达,神完气足。碑文字迹清劲秀雅,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。

5、张迁碑。《张迁碑》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,书法造诣高。此碑自出土以来,为历代金石、书法家所推崇。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,此碑以古朴、厚重、典雅取胜,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,具有民间朴质之风,格调峻实稳重,堪称神品。它起笔方折宽厚,转角方圆兼备,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,落笔稳健,可谓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。

6、石门颂。《石门颂》的结字大小不一,洒落有致,纵横劲拔,流露出天真、飘逸的新奇之趣。前人评此石刻是隶中之草,与其它汉碑相较,确可看出其纵横变化更为突出。由于这是刻在石壁上的缘故,不可能像丰碑巨碣那样作精雕细刻,只能依着岩面的起伏作点画的权变安排。置之险地而后生,反得意外之趣。

要做到“神韵自得”,必须“师法古人”,下功夫临习古碑帖1、对临,是面对范本进行模仿训练的一种方法,基本要求是将碑文的笔迹写得准确,模仿得像,通过临习掌握基本技法。对临有助于初学者加深对字形、笔画的认识理解,有助于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提高书写的判断能力,以便从传统中摸索书写的规律法则,最终转化为自身的书写能力。对临要反复进行,不可采用流水帐式的机械方法,防止轻率的临习。要经过反复对照联系,直至能够熟练地再现古人的风貌为止。2、背临,是建立在对临基础上的一种检验自己对临成果的方法,也是为从事创作做准备的必要过程。在实践中有些学书者临习能力并不差,也下过大气力,但在创作作品时,总不能很好地在作品中运用和体现出传统技法。这一问题出现,多是因为在训练中缺少背临这一基本环节,反映出了学习传统技法的不扎实。因此,临习并非是机械地照着写,还须经过背临的过程来验证自身的真实书写能力。3、意临,是取古代传统技法之“意”(即某些规律)的一种方法。意临是一种灵活的临习方法,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传统技法规律,书写时注意对古人书法神采风韵的体现。意临中某些字型或笔法可以有些出入,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律法则就可以。意临可以表现出书法者自身对古字的认识理解,可以变化发挥,但意临必须慎重,如果把意临当作对范本的有意“改造”,或降低书写的认真程度,从根本上远离了范本的要求,就领会错了。以上三种临习方法,是临习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环节,只要功夫下到了,对以上几种隶书碑帖读懂、临熟,则其“神韵”也就“自得”了。

一丝淡雅的意思

一丝淡雅意思是有一点高雅清淡。淡雅是清淡高雅、素静雅致的意思。淡雅[dny]:指使人感到舒服的清新色(一般多指淡色),也是指清新典雅,淡雅清新。淡雅的近义词是素雅,反义词是艳丽。造句:中国兰花神韵可人,风姿潇洒,花色淡雅,清香扑鼻,有“花中君子”之誉。

关于典雅神韵,应该如何理解隶书的神韵自得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网站分类